末世.上帝的节期

在牧之滨 https://bin.zaimu.de/post/20200731

基督教内分歧最多的可能就是末世论, 缺乏对圣经的整体把握而迷失于细节是导致这现象的一大原因, 其中常被忽视的就是约的周期性.

周期

周期性是一种音乐特质, 是上帝的旋律, 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 也存在于圣经之中. 圣经是上帝的交响曲. 这在圣经开篇就有表达: 黑夜与白昼的交替称为日, 有晚上有早晨是万事万物走向荣耀的末世论范式, 小到每一天, 大到两约, 这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范式.

另一个则是七日, 上帝的创造周期. 这七日每一日并不是等价的, 而是各有特色的, 同时本身又是有子旋律的, 而且在这七日之上又叠加了一些其它旋律.

另一个周期是摩西律法中的节期(利23):
A. 安息日, B. 逾越节, C. 初熟之果, D. 五旬节, E. 吹号日, F. 赎罪日, G. 住棚节.
这与七日有相通之处, 但与约的周期性关系更紧密.

约是上帝与人之间有约束性的结构关系, 是一种社会结构. 约包含五个要素:

  1. transcendence, 2. hierarchy, 3. ethics, 4. sanctions, 5. succession
    比如西奈之约, 上帝降临于西奈山(1), 拣选以色列(2), 颁布律法(3), 宣告赐福与咒诅(4), 应许与他们同在(5).

这些要素在历史中展开后会对应不同的生命周期.
一个约往往是从救赎事件开始(1), 然后立约(2), 之后进入执行期(3), 接近尾声时进入审判期(4), 最终或者终结, 或者进入新的约.

其实我们日常做事也是类似的, 比如盖房子:
先是决策者决定盖房子(1), 然后招标(2), 之后进入建房流程(3), 验收(4), 后续事宜(5).
这个大的周期又可以包含小的周期, 或者与其它周期交叉.
比如建房周期可分为设计与实施两部分, 设计部分自身也是一个从筹备到验收的周期, 实施也类似, 设计与实施时间上是可以交叉的, 但原则上设计要经过验收才能进入实施阶段.

任务或者计划大都有类似的范式: 做出决定->确定执行者->明确规则->验收->收尾.
比如吃饭: 饿了 -> 找餐馆点菜 -> 做菜 -> 核实 -> 开吃.
上课: 学校培养规划 -> 选课 -> 上课 -> 考试 -> 完成学分

其中的验收环节对应着节期中的赎罪日(E), 住棚节(F)是结束. 本文关注的是这两个环节.

亚当之约比较模糊, 起源于上帝的创世, 终结于挪亚洪水. 挪亚洪水是此约的审判环节, 是亚当的赎罪日. 当然, 亚当并没有进入上帝的安息, 只有挪亚一家靠着方舟得救.

挪亚之约起源于挪亚, 洪水同时也是挪亚之约的第二环节. 洪水前挪亚传道120年, 这正是两约的交叉期. 挪亚的传道宣告了亚当之约即将结束, 上帝的审判近在咫尺, 然而人们并不听从, 最终全地被毁灭.

一个约代表的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 约的终结意味着这段历史的结束. 约的更替是天地的更替, 旧的天地的废去和新天新地的到来. 其中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圣所的变迁, 因为圣所正是天地的蓝图.

挪亚洪水冲去了以伊甸园为圣所的天地模式, 挪亚的筑坛火祭则是新的模式. 亚当是不用火的, 挪亚是第一次火祭. 同时挪亚获得了吃肉与杀人的权力, 他喝完酒, 进入了安息. 挪亚是第一个麦基洗德等次的祭司与君王. 总之,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

大卫之约后期也是类似的情况. 上帝不断派先知警告以色列审判即将临到, 最终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 以色列被掳至巴比伦. 同时, 上帝的审判也临到列国.

在这个旧秩序毁灭之前, 上帝用但以理, 以西结等宣告并预备了一个新的天地. 这个新秩序中以色列不再是独立的国家, 而是帝国的一部分, 成为帝国的祭司. 表现在政治上则是但以理, 以斯帖, 尼希米等在外邦的崛起. 最终居鲁士等王重建上帝的圣殿. 但这一时期真正的圣殿却是以西结所看到的异像. 神的荣耀早已离开了所罗门的圣殿, 而回到的则是以西结的属灵圣殿.
这个新秩序我们称为回归之约.

一个约的早期好比是耕种, 末期则是收割, 中间是一段稳定的成长期, 是约的主要时期. 约的开始和结束会有显著的范式变化, 上帝会有强力的介入, 也常会伴随圣经的写作, 是圣经重点关注的时期. 成长期相对显得枯燥乏味, 但从时间上却是主体.

回归之约与新约的更替也是类似的.

玛拉基, 施洗约翰, 主耶稣宣告的都是回归之约的即将终结, 犹太与帝国都面临着约的审判, 前约即将废去, 新的天地秩序即将来临.

所以, 新约所说的 “末世” 指的是回归之约的末后的日子, 更笼统的的说指向的是亚伯拉罕-摩西-大卫体系的结束.

新约的 “末世” 是对犹太及罗马的警告. 耶路撒冷将毁, 犹太人面临屠杀, 自摩西以来的律法体系及自亚伯拉罕以来的以色列-外邦结构都走到了尽头. 一个新的世界建立在这废墟之上.

所以新约提到末世都有很强的紧迫性, 好像马上就要到了一样, 因为这是事实. 这是末世先知的特质, 挪亚如此, 耶利米以西结如此, 基督也是如此.

怎样理解”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 神的国”?

复活

但新约也预言了马上就来的复活啊! 复活难道不是新约结束时才发生的吗?

这是圣经中的两次复活模式, 也是两次收割模式.

在利1记载的燔祭条例中, 要先把羊宰掉, 把头和脂油烧在坛上, 然后再用水洗腿和内脏, 也烧在坛上.
鸟也是类似, 先把头揪下来烧在坛上, 再把赃物去掉, 撕开翅膀烧在坛上.
祭物经过火而成为馨香之气, 这是复活的符号.
先是头的复活, 后是身体的复活, 这是两次复活.

再看民19中红母牛灰的水的用法:

[民19:11]“Whoever touches the dead body of any person shall be unclean seven days.
[民19:12]He shall cleanse himself with the water on the third day and on the seventh day, and so be clean. But if he does not cleanse himself on the third day and on the seventh day, he will not become clean.

人接触死人后就象征性的死了, 要在第三日和第七日洁净两次.

人的复活也是上帝的收割. 以色列节期中有两次收割, 第三日的初熟之果到第四日的五旬节是第一次收割, 是春夏作物的成熟, 五六是第二次收割, 紧接着住棚节则是丰收后的庆祝.

主耶稣的第三日复活是初熟之果.
初代教会是五旬节教会, 他们的死与复活与主耶稣共同构成了第一次收割, 也即第一次复活. 这同时也是回归之约的赎罪日.
而新约的赎罪日则是在新约终结的时候, 这是新约的第二次收割与复活.

主耶稣是头, 初代教会是身体, 他们的复活是第一次祭坛上的焚烧.
他们共同构成了头, 普世教会是身体, 后者的复活是第二次焚烧.

然而从圣所视角来说, 这是三次复活模式.

亚当是三次死亡: 1. 亚当被逐出伊甸园, 2. 该隐被逐出伊甸地, 3. 赛特与该隐的联合体被逐出世界.
复活是死亡的逆转: 1. 基督的复活恢复了 “圣殿”/园子, 2. 初代教会的复活恢复了”伊甸地”, 3. 普世教会的复活恢复世界.

这三次复活同时也是三次审判, 1. 对基督的审判, 2. 对罗马-犹太的审判, 3. 对世界的审判.
该隐并没有死, 而是被逐出, 同样的, 罗马-犹太被逐出, 他们将在第三次水与火的审判中终结.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433761/answer/1359011567

千年

这个末世是前约的结束, 随之是后约的到来.
挪亚宣告的是对亚当之约的审判, 挪亚之约则是在世界毁于洪水之后才完全展开的.
基督宣告的是对回归之约的审判, 新约是在耶路撒冷毁于烈火之后才完全展开的, 之后是一段较长的基督坐王统治全地的时期.

从亚伯拉罕在摩利亚献以撒为燔祭到大卫购买亚劳拿的禾场献祭是一千年, 这是上帝住帐篷的时期, 圣所是移动的.
从所罗门建立圣殿到70AD圣殿完全被毁是一千年, 这是圣殿时期, 圣所是固定的.

圣所模式的转变对应的是祭司体系的转变. 到了启示录, 把基督的统治称为一千年, 这是把教会的从开始到结束做为一个新的祭司周期.

那么, 教会时期是一千年吗? 启示录从头到尾都是符号化的表达, 符号的含义取自旧约. 一千年同样是符号, 其含义来自于圣殿的千年周期. 这个周期里教会成为圣所, 在启示录符号化为从天而降的城.

那么新约何时终结呢?

James Jordan 有段很有趣的观察:

[出20:5]…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出20:6]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所以历史最少会有一千代, 若二十年一代则是两万年. 但原文的 “千” 是复数, 是 “数千代”, 那么至少是两千, 也即四万年. 从创世至今是六千年. 当然, 经文也可能只是一种表达方式, 这个估算未必可靠.

从对现实的观察来说, 教会对圣经的理解还很原始, 基督教远没有进入成熟阶段, 人类文明还处于发展的早期, 由此推测, 未来还很遥远.

原来觉得上帝只是把地交给亚当治理, 所以人类的发展会局限在地上. 但考虑到基督获得的是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 基督的坐王必然会拓展人类的疆域. 所以, 星际文明也不是不可能的, 人类发展的空间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