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约拿到那鸿

在牧之滨 https://bin.zaimu.de/post/20201022

读约拿书我们首先要清楚此书是写给当时的以色列人的, 而约拿处于北国灭亡前不久. 约拿书是用来警告和谴责以色列的, 同时也是对上帝审判的预言.

许多解经书都把约拿书解读成对约拿的批判, 认为约拿小气, 仇恨亚述, 曲解上帝的慈爱, 思想封闭… 但是, 请问, 这些与当时的以色列有啥子关系? 人家都要亡国了, 约拿写此书的目的难道是要他们以仁爱之心对待尼尼微-亚述吗?

北国灭亡的原因是他们悖逆离弃上帝, 而不是他们不善待亚述. 他们要做的是离弃偶像, 回到上帝面前.

全天下只有尼尼微最恶吗? 只有尼尼微需要恩典吗? 施恩于天下是上帝的常态. 但此时此地, 却是特殊的. 这要从申命记说起:

[申 32:19]耶和华看见他的儿女惹动他,就厌恶他们,
[申 32:20]说:我要向他们掩面,看他们的结局如何。他们本是极乖僻的族类,心中无诚实的儿女。
[申 32:21]他们以那不算为神的触动我的愤恨,以虚无的神惹了我的怒气。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触动他们的愤恨,以愚昧的国民惹了他们的怒气。
[申 32:22]因为在我怒中有火烧起,直烧到极深的阴间,把地和地的出产尽都焚烧,山的根基也烧着了。
[申 32:23]我要将祸患堆在他们身上,把我的箭向他们射尽。
[申 32:24]他们必因饥饿消瘦,被炎热苦毒吞灭。我要打发野兽用牙齿咬他们,并土中腹行的,用毒气害他们。
[申 32:25]外头有刀剑,内室有惊恐,使人丧亡,使少男、童女、吃奶的、白发的,尽都灭绝。
[申 32:26]我说,我必将他们分散远方,使他们的名号从人间除灭。

这并不是平常时期的上帝的博爱, 而是上帝厌恶了以色列, 要寻找新的安息之所, 也为其子民预备新的安息之所. 上帝对外邦的这种施恩是对以色列极大的警告.

“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触动他们的愤恨, 以愚昧的国民惹了他们的怒气”, 所以约拿书中多次提到约拿的发怒. 从形式上说, 这正是上帝的目的.

这是反复出现的模式.

以利亚一出场, 一只不洁净的乌鸦供养以利亚, 然后是西顿的一位寡妇供养他. 以利亚在她们家赐下无尽的面和油, 并使死人复活. 这看起来是福音临于外邦了, 上帝真是所有人的上帝. 但我们也不要忘了此时流奶与蜜之地正是大旱, 亚哈与耶洗别的巴力及假先知正统治北国. 这才是事情的全貌.

以利亚这时还只是象征性的, 只有一位妇人, 只是对北国小小的警告. 而约拿则是实质性的, 上帝已经不能容忍北国了, 所以要派约拿去大城尼尼微为其子民预备一个新的地方. 约拿不愿意去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他清楚这意味着北国的灭亡, 他不想在其中有份.

所以上帝一直在教导约拿: 这件事对以色列不仅是审判, 也包含着新生的应许.

把约拿抛到海里而使全船得救. 然后大鱼吞吃了约拿, 约拿看似死了, 反而因此得救. 大鱼即是约拿的坟墓, 又是约拿的保障, 使他逃离狂风暴雨. 然后上帝使蓖麻一夜长起, 为约拿遮蔽太阳.

船, 大鱼, 蓖麻都是亚述的象征. 约拿是以色列的象征.

约拿和以色列都没有做好上帝的见证, 他们是不情愿的. 当然, 具体原因是有区别的. 约拿与彼得类似, 他们体贴人的意思, 而不体贴上帝的意思, 想避免十字架. 以色列则是离弃摩西律法, 贪恋偶像, 因此成为失败的见证.

因为以色列的悖逆, 他没有在万邦中担当好祭司的职分, 审判也临到亚述. 亚述得拯救需要祭司以色列的死亡为代价. 他们要把约拿抛到海里才能平息上帝的愤怒.

但是, 看似亚述吞没了以色列, 以色列(的余民)反而得以存活. 亚述成为了蓖麻, 为以色列遮蔽上帝的烈怒.

约拿知道爱惜给自己遮阳的蓖麻, 却没有看到亚述/尼尼微正是以色列所需要的蓖麻. 尼尼微的悔改归向上帝是宝贵的, 也会给以色列带来益处.

上帝差派鸽子约拿寻找建造新的方舟, 尼尼微正是这方舟. 所以得救的不仅是十二万不分左右手的人, 还有许多牲畜. 当洪水泛滥的时候, 以色列也会靠这方舟得救.

但那蓖麻一日之间却又枯槁了.

亚述归向了上帝, 又离弃了上帝. 亚述是上帝兴起的以色列的审判者和保护者, 是上帝的基路伯. 随着亚述罪恶的填满, 他自己也要面临上帝的审判. 上帝会兴起新的基路伯代替亚述.

亚述并没有吞没掉南国, 上帝差派使者屠杀了其营中十八万五千人, 亚述王惨淡收场.

那鸿书主要讲的就是亚述的毁灭. 亚述因归向上帝而得拯救, 又因离弃上帝而灭亡. 列国是对以色列的审判, 以色列又是对列国的审判.

这两本书都不是在讲某个人的故事, 也不是在讲抽象的上帝的性情, 而是申命记背景下的以色列与外邦之间的动态关系. 是从王国的先知时期到回归之约的过渡. 熟悉了这些背景才会更好的解读约拿书.

新约之所以对此书重视, 不是因为约拿这个人, 而是这些事在救赎历史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