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四约的先知
在牧之滨 https://bin.zaimu.de/post/20190811
在 四福音及圣经文学结构
及 圣经的沉默期
两文中, 我们将圣经分为四大部分, 姑且称为四约(testament). 这四约大体上约等于通常所说的: 律法书, 智慧书, 先知书, 新约.
主耶稣自己也这样划分过:
路24:44 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 45 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
这四约划分的好处是能更好的表达圣经的写作过程与写作特色. 四约是以救赎历史上的四大事件为核心的, 这些大事件有规律的间隔五百年, “沉默期” 是这种规律性下的表现.
我们也介绍了这四约与 祭司-君王-先知 及 四活物 的对应关系, 这四约是一个递进发展的成长过程.
鹰在圣经中常用来象征外邦的君王尤其是帝国之王, 比如在以西结书17中上帝就用大鹰来比喻巴比伦王. 这与鹰象征先知并没有冲突, 因为虽然帝国君王坐在宝座上, 但上帝仍然通过先知掌权.
- 牛是俯首的奴仆, 但也是牲畜中力气最大的, 是奴仆之王.
- 狮子是野地万兽之王,
- 鹰是空中之王,
- 人是上帝的形象.
这样, 这个顺序是 “王” 越来越大, 权柄越来越高, 统辖范围越来越广的过程.
同时, 这四约又有一些平行的相似性. 比如, 这四约都是由先知开启的, 这四位特殊的先知是:
摩西, 撒母耳, 以利亚, 施洗约翰
这四位都是引领出新时代的人物, 他们开启了新的圣经写作时期.
其中对以利亚可能会有争议, 他在圣经中是摩西一样的人物:
以利亚与摩西
而以利沙则是约书亚一样的,
- 他分开约旦河,
- 治好耶利哥(王下2:19),
- 又使受奴役的得自由(4:1),
- 拯救长子(4:8),
- 医治苦水(4:38),
- 降下吗哪(4:42),
- 为上帝的子民预备地方(6:1)
祭司与君王不再是核心, 以利亚与以利沙建立了一个新的秩序, 他们以门徒为基础建立了围绕先知的 “教会”. 这个新的秩序当然需要新的圣卷, 由此开启了先知写作的时代.
他们都膏立了关键人物:
- 摩西膏祭司亚伦, 接班人约书亚, 可能还有70个长老(民11:16)
- 撒母耳膏接班人扫罗王与大卫王,
- 以利亚膏亚兰王哈薛, 以色列王耶户, 接班人以利沙, (两王似乎是以利沙派门徒膏的)
- 约翰膏主耶稣, 主耶稣膏自己的门徒
这些膏立过程除去亚伦, 亚兰王, 以色列王, 其他都有圣灵参与, 都一定程度的被 “圣灵充满”.
申34:9 嫩的儿子约书亚;因为摩西曾按手在他头上,就被智慧的灵充满,以色列人便听从他,照着耶和华吩咐摩西的行了。
摩西写五经, 士师记与路得记有可能是撒母耳写的, 但我们也只是推测. 以利亚-以利沙则肯定是一个字都不写的, 施洗约翰-主耶稣也不写. 这似乎是个趋势, 究其原因, 可能圣经的写作是教会-身体的事, 而这些先知代表的则是上帝-头. 所以他们负责开创时代, 而其继承者则负责回应他们, 并治理这个时代.
那么摩西为什么要自己写呢? 这可能与祭司时期的特征有关. 祭司是负责 “听” 的, 是孩童和仆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 祭司并没有写作的职责, 所以亚伦也没有受圣灵的过程. 约书亚有受圣灵, 但他基本是个君王的形象, 由他写律法书并不合适, 而君王写作的时期还没有到来. 所以这时只能是摩西来写了.
可见, 圣经的写作越来越倾向教会一侧反映的是随着时代发展, 人类走向成熟的过程, 也是圣灵赐下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延伸就是圣经的完结, 以及教会大众写作的时代.
我们说过了摩西与以利亚的相似性, 而施洗约翰与以利亚也有相似性: 他们都穿毛衣, 束皮带, (王下1:8), 都与一个恶王及其王后有交锋, 这两王后都想取其性命.
撒母耳与摩西也有相似之处:
- 他们都在很小的时候离开了父家, 在另一个大房子里长大;
- 他们蒙召的时候, 上帝重复他们的名字, 他们都回答说 “我在这里”;
- 他们救以色列脱离埃及与非利士人;
- 以色列得罪了神, 他们为以色列代求;
- 他们都被质问, 然后声称自己没有占过别人的驴
- 他们都把自己的话写成书放在上帝面前(申31:26, 撒上10:25);
- 他们都见证了以色列的悖逆, 临别都有叮嘱的话.
最后, 撒母耳与施洗约翰:
- 他们的母亲都敬虔却无子, 受人羞辱.
- 他们都因祈祷而生, 好消息都是在圣殿听到的.
- 撒母耳的母亲做了一首歌, 还有约翰的父亲. (马利亚的歌应该不算在这吧? 这歌与哈拿的更像)
- 他们似乎都是拿细尔人, 终身归主.
- 他们都从很小就认识上帝, 渐渐长大. (撒上2:26, 路1:80, 主耶稣也是, 路2:52)
- 他们都要求以色列从罪中回转, 归向耶和华.
- 他们都在众子中膏了 “主所爱的”, 使其显明为王, 但这离其真正坐王还有很远.
此外, 人们都普遍认可他俩是先知, 但他俩都没有怎么行过神迹. 相对应的, 摩西与以利亚则是以大行神迹著称. 这是 ABAB 的结构.
摩西与撒母耳都是单个的先知, 而以利亚-以利沙, 施洗约翰-基督则是双见证模式, 他们又都是收门徒的先知, 这是 AABB 的结构.
以利亚-以利沙是父子关系, 施洗约翰-基督, 以及基督与门徒则是弟兄关系. 这个关系变化同样并非偶然, 而是反映了各自时代的特征, 同样是人走向成熟的过程.
他们还都经历了某种 “旷野时期”:
- 摩西两次在旷野各40年
- 撒母耳一直有 “家”, 但上帝却没了家. 约柜流浪在外, 再没回到会幕. 上帝在旷野.
- 以利亚经历旱灾, 去外邦寡妇家寄居. 后来40天跑到旷野西奈.
- 施洗约翰住在旷野, 主耶稣旷野40天. 30-70AD这四十年可以看做是旷野时期.
旷野与以色列的悖逆, 上帝的审判有关, 又与上帝的试炼, 预备有关, 是血与火的重生. 撒母耳时期上帝自己承担了咒诅, 在被掳中得胜. 以利亚以十二石头为坛来承担上帝的怒火. 施洗约翰的旷野是在宣称以色列-耶路撒冷成为了新的埃及, 所以呼召他们出埃及, 到旷野, 经约旦河之水, 预备进入应许之地. 主耶稣以自己为祭, 经门徒四十年的流血, 使上帝的帐幕搭在人间.
总之, 这四大先知都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 他们又形成了一定的结构模式和演化趋势.
于圣经而言, 这是作者整体上的精心布局, 外在形式表达了神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