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
在牧之滨 https://bin.zaimu.de/post/20160720
拿你的婴孩摔在盘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诗137:9]
这句经文常被好朋友们拿来黑圣经, 于是有另一些朋友试图用各种方法来洗白.
有的会说以色列人是受了什么虐待了, 所以其报复心是可以理解的. 但巴比伦这么文明的帝国会虐囚吗? 即便有也不是普遍现象, 因为这不符合基本利益. 他们至少还有琴, 可以自由的挂在树上. 在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奴隶制下, 被掳的以色列人会被视为财产一样宝贵.
有的会说这里的婴孩其实是指关系, 而不是指婴孩. 但圣经中使用这个词的时候, 基本是: “男人, 女人, 孩童, 和吃奶的”, 这词是指成年男女与奶娃娃之间的那部分小孩子. 小孩子当然与代表部落的成年人之间有关系, 但这并不改变该词所指的那些人是谁.
有的会说这里的 “磐石” 其实是个比喻了. 但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反正是要把这些小朋友弄死, 至于怎么死法并不重要吧.
有的说人家以色列是政教合一的啊, 杀异教徒是很正常的. 这有部分道理, 但当时的以色列是人家的俘虏, 有教无政, 哪里来的政教合一?
有的说以前的文化就那样, 部落/民族间的战胜从来都是这么血腥的, 圣经相对来说好多了. 但再血腥能血腥成什么样? 耶和华命定的屠城不但人要杀光, 全城都可能要烧为焦土, 这比其它民族更仁慈吗? 对当代文明来说,这种屠杀的理念本身就不能接受,这不是一个程度上的问题.
如果细读此诗当然可以分析出一些常常被朋友们误解的地方,但抛开此诗本身,旧约中的屠杀是确确实实的无法遮掩的. 尤其是屠杀小朋友的问题,这些为什么在当时是合理的, 在如今是不合理的呢?
新约中的上帝比旧约的更温和吗
一文中有一些很重要的观点:约的更新带来的时代变化及外邦人身份的变化. 从此角度可以解释上述问题.
亚伯拉罕之约的特色是血缘,虽然成为"以色列人"不需要特殊的血缘,但其后代的继承却是以血缘为基础的. 以色列的主体是十二支派. 这一群体与”外邦人”之间是有一个界线的. 在这个框架下, 他们的孩童才代表他们的未来, 他们之间的战争必然不会顾惜敌方的小朋友.
到了新约, 由于基督的到来, 以色列永远的卸下了她的担子, 或者说万邦都成为了以色列. 之后的战争就不再是内外之战了, 而好比是以色列各支派之间的战争. 同时在后代问题上, 不再以血缘为特征, 而是以信心为特征. 这些导致敌方的肉身的儿女仍然不可视为敌人, 事实上他们和友方的儿女在身份上是一样的.
其实直到几十年前, 屠杀儿童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屠杀越来越在舆论上受谴责了. 这里面虽然有世俗主义的影响在, 也存在错误的观念, 但人类整体上对民族的定位发生着变化. 这些从千年的历史变迁来看就更明显了.
并非因为人类越来越文明基督教才开始提倡仁爱, 而是因为基督带来的约的更新及主的掌权使人类社会可以表现的越来越 “文明”.
既然主基督做在天上掌权, 今日大家善意对待敌方儿童的文化本身就正是基督在天上掌权的表现. 我们反感旧约中的杀戮儿童, 这恰恰表明了圣经新约及旧约的超越性. 新约/基督教并非是修改旧约而来, 而是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 圣约之所以是圣约, 其一便是圣约勾勒出了历史的发展, 或者说上帝通过一系列的圣约而使世界走向荣耀/成熟.
其实, 不只在屠杀问题上, 随着圣约的更新许多概念都会有变化.
比如乱伦问题, 兄妹是否是乱伦呢? 表兄妹呢?
再比如吃猪肉, 当初上帝赐给人类的是果子, 肉是挪亚之约里赐下的, 但到了摩西之约, 猪肉又不许吃了, 而新约里又可以吃了.
许多摩西之约里禁止的行为新约里都是可以的了, 比如安息日点火.
一些摩西可以的如今反而没有了. 比如安息年/禧年的免债, 如今舆论就没有这种呼吁了.
这些变化要在约里才会有正确解释.
总之, 一个现象合不合理, 常要从其所处的圣约历史时期来评价. 离开了圣约, 许多概念只是空谈或沦为偶像.
原则上, 只有在圣约之内, 人与上帝, 人与人, 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才能获得定义, 其它概念都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管你是否信他, 世界都是在主的管理之下的, 而世界与主的关系本来就是约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