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对亚伯拉罕的试探以同意献祭孩子为通过,这是对人性的扭曲吗?

在牧之滨 https://bin.zaimu.de/qa/20220324

1, 人类社会对 “人性” 的理解本来就是存在分歧的.

“人性” 是由谁来定义的呢? 是由人吗? 是由哪个人呢? 还是由多数人呢? 还是由实力决定的呢?

在许多重大伦理系问题上人类社会都存在严重分歧. 比如 “死刑”, “堕胎”, “战争”. 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人们对 “人性” 的不同理解与不同实践, 宗教是其中之一. 从这个角度, 我们很难说某个宗教是否符合人性, 因为 “人性” 的定义本身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所处宗教决定的.

2, 人类文明中父亲杀儿子本身未必是不可接受的事, 这需要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古今帝王有不少杀死过自己的儿子, 其中不乏被后世称颂的领袖.

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一些经典的桥段: 父亲为了拯救某个忠良之后, 让自己的亲生儿子代之赴死. 这通常被认为是忠义之举.

当然, 普通老百姓很少有杀儿子的, 事实上普通老百姓很少杀任何人. 但今日常见的堕胎,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 一定程度上正是杀死了自己的儿女.

在此并无意讨论上述行为是否可取, 只是在人类文明之中, 父杀子并非特别罕见. 一些人觉得自己绝对不会杀害自己的儿女, 这只是因为他的当前处境下没有这种需要.

3, 亚伯拉罕献以撒并不是以此为自己换取好处.

在圣经里, 亚伯拉罕本来就是一个有权势的人物. 上帝要他离开 “本地, 本族, 父家”, 来到迦南寄居. 后来, 亚伯拉罕用刀战胜了迦南五王, 但他并没有贪图他们的财物与领地. 他不缺乏世俗的权势名利, 但他所追求的并不是这些.

他唯一苦恼的就是自己年近百岁还没有儿子. 他先是栽培自己的侄儿罗得, 但后来两人的家人相争不得不分开. 后来为了生儿子另娶了侍女夏甲, 她给他生了以实马利. 侍女与他的妻子撒拉相争, 上帝让亚伯拉罕赶走了以实马利.

那么, 他这庞大的产业该谁继承呢? 最后上帝赐给他和撒拉一个儿子, 就是以撒, 并应许以撒承受产业. 之前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大多数应许都是指向未来的, 上帝明确指定以撒是这些应许的唯一继承者.

至此, 可以说亚伯拉罕背井离乡跟随上帝这几十年的一切的 “好处” 都寄托在 以撒 身上. 以撒就是他的未来, 他这辈子也没有什么其他盼头了. 这好比说上帝之前开的支票的收款人都是以撒, 如果以撒没有了, 之前的种种承诺就都成了废纸.

[创 22:2]神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但如今, 上帝要他献上的正是这以撒.

亚伯拉罕是为了以此换取自己的好处吗? 诚然有这样的父母, 但此处却不是这种情况.

4, 死人复活是圣经世界观的重要基础.

在圣经中, 上帝是善的, 是可信的. 既然如此, 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就不会落空. 如今上帝要他献上以撒, 如果以撒死了, 上帝的应许就落空了.

但在圣经里, 上帝是生命的主宰, 死亡并不是结束, 并不是不可克服的. 既然上帝是可信的, 上帝又应许了以撒如何如何, 所以, 即便以撒死了, 上帝也必然使其复活. 这是亚伯拉罕所能够想到的.

可能有朋友会认为用死人复活来解释这些事情太过牵强, 这是因为这些朋友大概认为死人复活是无稽之谈. 但如果死人不能复活, 整本圣经都会沦落为无稽之谈.

在此无意讨论死人复活是否可信, 而是要指出这一观念是贯穿圣经的. 亚伯拉罕被称为信心之父, 他是确信上帝的良善与大能的. 因此, 他并不认为他杀以撒会使以撒灭亡, 而是认为以撒的死亡是以撒通往上帝的应许的途径.

因此, 亚伯拉罕杀以撒, 并不是他不念父子之情, 也更不是他要卖子求荣, 这无非是基于他对死亡的认知, 对上帝的认知. 以世俗的对死亡的认知来批判亚伯拉罕绝情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5, 在圣经中燔祭是重要主题.

“人性” 本来就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而圣经世界并不同当前世俗世界所流行的世界观. 在圣经里, 上帝与人是有特定关系与属性的, 这导致对生老病死及神人关系的相应的理解.

这并不是说不可以批评圣经的世界观, 而是说许多是非并不能粗暴的割裂于背景.

小孩打架会造成流血, 抢劫, 战争, 车祸, 手术都会造成流血. 同是 “流血”, 但却有截然不同的意义.

同理, 并不是所有的 “燔祭” 都是一样的意义. 不去区分其具体内涵, 与把抢劫和手术混为一谈无异.

圣经里,上帝让亚伯拉罕杀死儿子是什么意思?

基督徒受到亚伯拉罕一样的试炼时会下手杀子吗?

“燔祭” 是圣经中的重要主题, 是贯穿全书的. 可以说 “燔祭” 所代表的正是基督教精神.

[罗 12:1]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 12:2]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一些朋友可能会认为亚伯拉罕献燔祭是偶然事件. 其实在圣经中, 燔祭是普遍事件, 而亚伯拉罕献以撒构成了之后燔祭及其它献祭的重要背景. 理解该事件对理解圣经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整卷创世记, 仅有两处燔祭, 另一处是挪亚以方舟活物所献燔祭. 这两者的神学地位不是其它燔祭可以相提并论的.

6, 上帝并没有否定献祭, 上帝让亚伯拉罕献以撒也并不是以此吓唬他.

一定有朋友会认为人祭是错误的, 但在圣经里并不是这样, 正如我们讨论燔祭的意义时所说的.

杀以撒并不是目的. 上帝并不是要亚伯拉罕杀了以撒, 而是要他把以撒献给自己为燔祭. 这意味着以撒不再属于亚伯拉罕, 而是属于上帝.

上帝阻止了亚伯拉罕杀以撒, 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相反, 亚伯拉罕的行为得到了上帝的认可. 上帝以一只公羊替代以撒而死, 这更是印证了在燔祭中死亡的必要性. 并不是以撒不需要死, 而是公羊代替他而死.

上帝并没有终止亚伯拉罕的献祭, 而是指导并帮助其完成了献祭. 以撒虽然没有亲身经历死亡, 但从燔祭的意义而言, 他是有一个死而复活的过程, 他也仍然是被亚伯拉罕献给了上帝.

以撒做为亚伯拉罕的儿子而被献给了上帝, 这是一个分别为圣的概念. 这决定了之后上帝与以色列的关系.

这是关于上帝的家的故事. 这也进一步强化了燔祭的意义.

因为以撒是亚伯拉罕之约的继承者, 既然亚伯拉罕把以撒献给了上帝, 这意味着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也被亚伯拉罕献给了上帝, 是属于上帝的. 亚伯拉罕看似一无所有了, 但正因为他把这些献给了上帝, 他反而真正得着了这些. 这可以说是圣经中的重要原则.

以撒及其后裔以色列不再是属地的, 而是属于上帝的. 圣经大半的篇幅都是在讲以色列, 以色列被称为上帝的百姓与长子, 其法理根源正在于此.

上帝的百姓并不是上帝强占而来的, 而是亚伯拉罕甘心献给上帝的. 在这个根基之上, 在那所指定的摩利亚山, 上帝将建立自己的圣殿.

7, 此事是上帝对巴别事件的解决方案.

在巴别, 人们聚在一处, 要建城与塔, 避免分散在地上, 并荣耀自己的名. 上帝分散巴别之后, 呼召亚伯拉罕离开本地本族父家, 要使他的名为大, 并使全地因之得福. 这是上帝对巴别的医治方案. 这两者之间存在强烈对比: 是依靠人的力量还是依靠上帝的力量, 是荣耀自己的名还是荣耀上帝的名. 这是人本与神本的对抗.

亚伯拉罕离开吾珥时舍弃了自己的过去, 战胜五王时舍弃了自己的现在, 献上以撒时舍弃了自己的未来. 在这个基础上, 上帝要建立自己的国度, 召聚万国万民.

在摩利亚所指示的山, 就是之后的锡安山.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试验, 而是圣殿的奠基之作, 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所承载的上帝的国度的根基.

8, 此事是伊甸园事件的延续.

《圣经旧约》里神不许人吃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为什么?

圣经中亚当听神的话,不吃善恶果是不是就不死了,就永生?

亚伯拉罕不是自取权柄, 而是等候上帝的国度. 所以他没有留下五王的财物, 也没有留下自己的儿子. 他把财物给了至高上帝的祭司麦基洗德, 把儿子给了上帝. 他没有贪图善恶知识树的果子, 所以, 时候到了, 上帝要把善恶知识树的果子赐给他. 这正是上帝国度的原则.

[创 22:16]耶和华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创 22:17]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

9, 此事是圣父对圣子的预备, 也是对众人的考验.

上帝常被抽象为 “全知全能” 的存在, 但圣经中三而一的上帝自身就包含着结构与过程, 圣父的心意是逐渐向圣子显明的,

亚伯拉罕献以撒这件事反映了上帝国度的建立模式, 这正是之后圣父与圣子所要完成的. 从旧约到新约, 是圣父对圣子的预备.

对于以色列而言, 他们并不是亚伯拉罕, 而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他们当然要把自己的儿女献给上帝, 但首先他们要把自己献给上帝, 虽然他们本来就属于上帝.

亚伯拉罕献上自己的独子给上帝, 以撒该如何理解自己的父亲呢? 这是众子及独子所要思考的.

对上帝的做为, 典型的反应无非两种:

1, 相信上帝/父, 顺服以至于死.

2, 质疑上帝, 离开上帝, 走自己的路.

这两种反应是基于对上帝的不同认知, 也与各自的伦理好恶有关. 于是形成了两种人.

属于上帝的人经此会对上帝有更深的经历, 远离上帝的人也会经此而更坚定的远离上帝. 他们都在各自的立场上更深的认识了上帝, 更坚定了自己所要走的路.

所以, 毫无悬念, 对这个问题人们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通过此事, 显明了上帝, 也显明了世人. 这或许正是 “试验” 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