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淫时被拿的妇人.上帝与淫妇
在牧之滨 https://bin.zaimu.de/post/20231010
曾认为行淫被拿的妇人(约7:53-8:11)一段不属于圣经, 后越来越觉得并非如此. 本文假定读者对相关资料有一定的了解, 在 行淫时被拿的妇人
一文中所提及的也不再重复.
上帝的指头
在西奈山, 主用指头写了两块约版. 圣经还另有一处指头写字, 是在但以理书5章, 是对伯沙撒王的审判.
约8看似寻常的指头画字, 事实上把主耶稣描绘为了道成肉身的上帝.
不仅是指头, 还有 “灯台”. 但以理书开篇就提到:
[但 1:1]犹大王约雅敬在位第三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到耶路撒冷,将城围困。
[但 1:2]主将犹大王约雅敬,并 神殿中器皿的几分交付他手。他就把这器皿带到示拿地,收入他 神的庙里,放在他 神的库中。
“示拿地” 强调了 “巴别/巴比伦” 的主题.
这里出现了 “圣殿”, “庙”, “库”, “器皿” 这些字眼, 这些是但以理书开篇的伏笔. 到了5章, 伯沙撒王把这些存在库中的金器拿来, 宴饮.
[但 5:5]当时,忽有人的指头显出,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写字。王看见写字的指头
[但 5:6]就变了脸色,心意惊惶,腰骨好象脱节,双膝彼此相碰,
这个 “灯台” 是从圣殿掳来的金灯台. 灯台本与陈设饼的桌子相对, 象征着主的眼目注视着以色列. 圣殿被掳, 但仍然在被掳之地发挥作用. 这与撒母耳记中约柜被掳是类似的.
约8也是发生在 “圣殿”, 主耶稣正是圣殿的灯, 照耀以色列, 并宣告了其审判.
[约 8:1]于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
[约 8:2]清早又回到殿里。众百姓都到他那里去,他就坐下,教训他们。
…
[约 8:11]他说:主阿,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约 8:12]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
[约 8:20]这些话是耶稣在殿里的库房、教训人时所说的,也没有人拿他,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
8:12 有一个明确的衔接词. 如果 7:53-8:11 是插入的, 那么 8:12 衔接的是 7:52. 这个连接并不好, 因为7:52之前是差役与尼哥底母的对话, 而主耶稣的最后一句话是在 7:38.
如果这一段是圣经, 那么, 8:12 衔接的是 8:11. 从形式上, 两句都是主耶稣的话, 这个衔接词没问题. 从内容上, 8:12 把主耶稣与光联系起来, 而1-11中, 主耶稣正是圣殿的灯.
8:20 提到 “库房”, 这本来好像是多余的, 但放在但以理书的背景下, 这不失为妙笔: 尼布甲尼撒的器皿也是放在他的神的库中. 这样, 尼布甲尼撒的神的庙与耶路撒冷圣殿相对应, 而主耶稣是库中的灯台.
[但 5:10]太后因王和他大臣所说的话,就进入宴宫,说:愿王万岁!你心意不要惊惶,脸面不要变色。
[但 5:11]在你国中有一人,他里头有圣神的灵,你父在世的日子,这人心中光明,又有聪明智慧,好象神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立他为术士、用法术的,和迦勒底人,并观兆的领袖。
[但 5:12]在他里头有美好的灵性,又有知识聪明,能圆梦,释谜语,解疑惑。这人名叫但以理,尼布甲尼撒王又称他为伯提沙撒,现在可以召他来,他必解明这意思。
但以理 “心中光明”, 而主耶稣 “是世上的光”. 但以理是 “上帝是我的审判” 的意思, 伯提沙撒是亚兰文, 有争议, 可能是 “保护他的生命” 的意思. 上帝是审判者, 保护者.
但以理书中被掳的圣殿器皿与被掳的少年有对应关系, 但以理正是上帝的器皿, 他里头有圣神的灵, 他心中光明. 主耶稣是新的但以理. 不要忘了, 但以理也被称为 “人子” (8:17).
[但 5:25]所写的文字是: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
[但 5:26]讲解是这样:弥尼,就是神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
[但 5:27]提客勒,就是你被称在天平里,显出你的亏欠。
[但 5:28]毗勒斯,就是你的国分裂,归与玛代人和波斯人。
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年日到此完毕, 他们在上帝的天平里显出亏欠. 神的国必从他们夺去, 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
同时, 约8:12-20(甚至之后的几章)也应该看为是对这个故事的解释.
[约 8:15]你们是以外貌〔原文是凭肉身〕判断人,我却不判断人。
[约 8:16]就是判断人,我的判断也是真的;因为不是我独自在这里,还有差我来的父与我同在。
[约 8:17]你们的律法上也记着说:两个人的见证是真的。
[约 8:18]我是为自己作见证,还有差我来的父也是为我作见证。
[约 8:19]他们就问他说:你的父在那里?耶稣回答说:你们不认识我,也不认识我的父;若是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
伯沙撒王本来不认识但以理, 王后对他作证说先王尼布甲尼撒曾高举但以理, 他的智慧犹如上帝的智慧. 伯沙撒王因为相信其父王的智慧而招但以理, 并降服于但以理对墙上文字的解读. 他虽然没能逃离灭亡, 但其表现是远优于法利赛人的. 法利赛人不认识主耶稣, 也不认识主耶稣的父, 他们不服主耶稣的审判.
[约 8:56]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
这个故事是 “审判” 的主题. 主的审判是基于光, 基于上帝的灵, 基于父.
行淫被拿的妇人
但4, 6 两次有人要控告但以理:
[但 6:4]那时,总长和总督寻找但以理误国的把柄,为要参他;只是找不着他的错误过失,因他忠心办事,毫无错误过失。
[但 6:5]那些人便说:我们要找参这但以理的把柄,除非在他神的律法中就寻不着。
第一次但以理的三个小伙伴被扔入火窑中, 火中出现了第四个人面貌好像神的儿子. 第二次是但以理被扔入狮子坑中, 封石, 用印. 最终都死里逃生, 王的心倾向了他们, 委以重任, 上帝因此被尊崇, 而控告者自食苦果.
文士和法利赛人前来也同样是为得着控告主的把柄(8:6), 他们同样是想用上帝的律法来给主设局. 这样, 法利赛人与但以理书中的这些人相对应, 主与但以理相对应. 所不同的是, 主并没有把自己交给他们, 因为主的时候还没有到.
这个 “控告” 的主题一直延续到最后的逾越节, 他们终于寻着了把柄, 把主钉在了十字架上. 主被安葬在坟墓里, 封石, 由兵丁把守. 之后, 石头被移开, 人子复活升天, 福音传遍天下, 控告者自食苦果.
约8这里还处于萌芽状态, 事情还有很大的余地. 主用智慧战胜了他们的诡计, 同时借此彰显了福音的真意.
在福音书中, 主接待的是那些瘸腿的, 得大麻风的, 妓女, 税吏, 各种罪人. 这位行淫被拿的妇人正是这些人的代表, 是虽然有罪但愿意谦卑寻求主的人的集合.
法利赛人定这些跟随主的人的罪, 正如同定这个妇人的罪. 这样形成了法利赛人与淫妇两大截然不同的群体, 主对他们分别给出了审判, 但这个审判是暗示性的.
[约 8:7]他们还是不住的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
通常认为 “谁是没有罪的” 是重点, 法利赛人自知有罪而落荒而逃. 本文看来, 法利赛人没有这种自知之明. 重点是 “先拿石头打他”. 这同样是引用了摩西律法, 见证人要先动手. 法利赛人并不敢这样做, 因为这会成为控告自己的把柄. 至此他们已经输了. 他们给主设的陷阱, 自己反而栽了进去.
“谁是没有罪的” 加强了这一效果. 他们并不承认自己有罪, 但他们既然不愿拿起石头, 那就只能默认自己有罪了. 他们不想承认, 只是没有办法.
“谁是没有罪的” 同时隐含了主对他们的审判, 主的审判是真的. 他们在主的天平上显为有罪.
[约 8:10]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说:妇人,那些人在那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么?
[约 8:11]他说:主阿,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对于妇人, 主隐含的赦免了她, 或者说给了她改过自新的机会.
主的两次写字或许对应着对这两类人的审判, 一次是咒诅, 一次是赐福. 也可能代表着两块石版, 一个是对头/男人, 一个是对身体/女人.
可见, 这个故事完美体现了主耶稣事工的核心.
约书亚的衣服
[亚 3:1]天使〔原文是他〕又指给我看:大祭司约书亚站在耶和华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约书亚的右边,与他作对。
[亚 3:2]耶和华向撒但说:撒但哪,耶和华责备你!就是拣选耶路撒冷的耶和华责备你!这不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么?
[亚 3:3]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
[亚 3:4]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说: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又对约书亚说:我使你脱离罪孽,要给你穿上华美的衣服。
[亚 3:5]我说:要将洁净的冠冕戴在他头上。他们就把洁净的冠冕戴在他头上,给他穿上华美的衣服,耶和华的使者在旁边站立。
[亚 3:6]耶和华的使者告诫约书亚说:
[亚 3:7]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若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命令,你就可以管理我的家,看守我的院宇;我也要使你在这些站立的人中间来往。
[亚 3:8]大祭司约书亚啊,你和坐在你面前的同伴都当听。他们是作预兆的。我必使我仆人大卫的苗裔发出。
[亚 3:9]看哪,我在约书亚面前所立的石头,在一块石头上有七眼。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亲自雕刻这石头,并要在一日之间除掉这地的罪孽。
[亚 3:10]当那日,你们各人要请邻舍坐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下。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这段同样是以圣殿为背景, 这代表着是上帝面前的审判.
文士与法利赛人是主耶稣的控告者, 也是女人的控告者. 撒旦是大祭司约书亚的控告者, 也是以色列百姓的控告者. 对约书亚的控告也是对百姓的控告, 大祭司约书亚代表着百姓, 污秽的衣服代表着以色列的罪孽, 约书亚穿戴着以色列的罪孽. 主要除掉他的罪孽, 给他穿上华服, 戴上冠冕.
[约 8:44]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
文士与法利赛人扮演了撒旦的角色, 他们的父本是魔鬼.
上帝与淫妇
[申 17:6]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将那当死的人治死;不可凭一个人的口作见证将他治死。
[申 17:7]见证人要先下手,然后众民也下手将他治死。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
主没有定妇人的罪, 这有多方面原因:
1, 这种事是由审判官, 长老之类处理的. 主耶稣身份并不合适.
2, 主耶稣此行的目的并不是为定罪.
3, 法利赛人都走了, 没有了见证人, 因此无法定罪.
在圣经中, 对上帝不忠被表达为行淫. 淫妇的故事源远流长. 夏娃吃了蛇的果子而怀该隐, 撒旦一直引诱女人生出他的子孙, 又用女子的美貌来引诱上帝的儿子.
对待淫妇, 上帝一直是宽容的吗? 并不是. 在摩西律法中, 淫乱基本是死罪. 上帝也不许以色列中有妓女.
在西奈山, 上帝用指头刻十条诫, 而百姓在山下与金牛犊行淫. 这严重触犯了耶和华, 上帝差一点要毁灭他们. 这一主题在先知书中也多次涉及.
但上帝也接纳了妓女喇合, 并多次容忍宽恕以色列.
[结 16:35]你这妓女啊,要听耶和华的话。
[结 16:36]主耶和华如此说:因你的污秽倾泄了,你与你所爱的行淫露出下体,又因你拜一切可憎的偶象,流儿女的血献给他,
[结 16:37]我就要将你一切相欢相爱的和你一切所恨的都聚集来,从四围攻击你;又将你的下体露出,使他们看尽了。
[结 16:38]我也要审判你,好象官长审判淫妇和流人血的妇女一样。我因忿怒忌恨,使流血的罪归到你身上。
[结 16:39]我又要将你交在他们手中;他们必拆毁你的圆顶花楼,毁坏你的高台,剥去你的衣服,夺取你的华美宝器,留下你赤身露体。
[结 16:40]他们也必带多人来攻击你,用石头打死你,用刀剑刺透你,
[结 16:41]用火焚烧你的房屋,在许多妇人眼前向你施行审判。我必使你不再行淫,也不再赠送与人。
[结 16:42]这样,我就止息向你发的忿怒,我的忌恨也要离开你,我要安静不再恼怒。
[结 16:43]因你不追念你幼年的日子,在这一切的事上向我发烈怒,所以我必照你所行的报应在你头上,你就不再贪淫,行那一切可憎的事。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对待此淫妇, 上帝一方面实施严厉的制裁, 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恩慈. 这需要一个过程.
上帝要洁净淫妇, 这个洁净意味着她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许多人要死, 恶人要被剪除. 这是一个死里复活的过程.
主耶稣暂时没有定淫妇的罪, 但也要求她悔改离弃淫行. 这并不是她的结局, 她有两条路可以走.
到了启示录, 出现了一个淫妇和一个新妇. 大淫妇巴比伦终归灭亡, 而新郎娶妻的日子到了.
主耶稣使淫妇在其仇敌面前显为义, 福音是上帝把妓女洗净成为新妇的故事.
小结
行淫被拿的妇人一段与之后的几章是一个整体, 是福音书中很精彩的故事. 这段与旧约尤其但以理书有不少的关联, 这丰富了福音书的内涵. 新约经文普遍是有旧约背景的, 这一点值得反复强调.
但以理和他的小伙伴并不仅是个人的故事, 他们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 他们也是上帝百姓的代表和象征. 约书亚也是这样. 通过这些, 构建了回归时期的世界秩序, 也承载着上帝的计划. 新约是与此相衔接的.
参:
http://www.biblicalhorizons.com/biblical-horizons/no-82-jesus-at-belshazzars-feast/
James Jordan, the hand writting on the 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