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割礼.上帝为什么不许摩西进迦南
在牧之滨 https://bin.zaimu.de/post/20201210
旷野四十年, 摩西为什么不给以色列行割礼? 上帝又为什么让摩西死在旷野? 这两者都关乎摩西的 “死”, 有内在关联. 前一问题信息太少, 我们先着手解决后一个问题.
民20, 在寻的旷野, 会众没有水喝, 攻击摩西亚伦, 摩西用杖击打磐石出水. 之后上帝不许摩西与亚伦进入迦南.
[民 20:12]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
摩西亚伦因发怒说了不该说的话, 也没有遵照上帝的指示, 不信上帝, 所以上帝不许他们领会众进入迦南.
摩西在申命记中则说 “耶和华为你们的缘故也向我发怒,说:你必不得进入那地”. 摩西受以色列影响, 他没有抵制住他们的悖逆, 也没有像以前一样很好的为他们在上帝面前斡旋. 摩西与以色列是头与身体, 以色列一直是悖逆的, 但摩西是信实的, 他可以在上帝面前为以色列代求. 如今摩西自己也得罪了上帝, 禁止进入迦南, 正如得罪上帝而不许进入迦南的以色列.
细看摩西的几条罪名, 这正是以色列人在旷野的常态. 尤其十二个探子回来后会众几乎造反, 说不该说的话, 不信并藐视上帝, 摩西的所有罪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原型(民13,14). 只是摩西的罪显然要轻微的多, 几乎可以忽略. 但摩西是头, 是以色列的榜样, 上帝对其要求是严格的. 之前, 摩西的信实可以遮盖以色列的悖逆, 如今摩西犯罪, 连亚伦都无法保全了.
这无疑是重大事件, 必然有其圣经神学上的意义, 而不仅是历史.
重钉说
有种说法是: 摩西用杖击打磐石, 是将基督重钉十字架. 其依据就是在出17摩西已经击打过一次磐石了.
“重钉” 一词来自希伯来书:
[来 6:4]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
[来 6:5]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
[来 6:6]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
这说的大概是归信的人又离弃真道, 这大体相当于出埃及的人又返回埃及去. 这是一个往回走的过程, 是得到宝贝之后又丢弃的过程. 摩西的情况并不是这样, 他并不想离弃上帝, 返回埃及.
出17中摩西击打磐石出水, 他们都尝过这 “天恩的滋味”. 但问题是如今这水没有了, 这是事件的根源. 水源枯竭强调的是一种中断, 而不是离弃.
逾越节的羔羊每年都要杀的, 祭司更是天天都在宰杀羔羊, 重复本身并不是问题. 重钉说仅关注了 “重复”, 却忽略了 “没有水喝”, 而这恰恰才是不可忽略的要素.
此外, 两次所击打的似乎并不是同一磐石, 因为两处 “磐石” 原文中是不同的词. 前者被称为何烈磐石, 可能与何烈山有关, 后者可能就是旷野的一块石头. 似乎摩西也有质疑后者可以出水, 或许前者很大且与山相连, 后者较小.
“重钉” 是不可饶恕的悖逆, 可能比犹大的背叛更甚, 但摩西亚伦仅是被禁止带领会众进迦南而已. 他们的死并不是因此事而招致的诅咒, 而是之后禁止其进迦南的手段. 他们并不是因此而死, 而是因不能进迦南而死.
综上, 重钉说并不可靠.
新水源说
[民 20:1]正月间,以色列全会众到了寻的旷野,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里,就葬在那里。
[民 20:2]会众没有水喝,就聚集攻击摩西、亚伦。…
这段开头提到米利暗之死. 米利暗一死会众就没水喝了, 这两者是否有关联呢?
在圣经中女人常常与水源一起出现, 女人需要水源, 但女人不是水源. “加低斯” 使我们想起夏甲:
[创 16:7]耶和华的使者在旷野书珥路上的水泉旁遇见他,
…
[创 16:13]夏甲就称那对他说话的耶和华为看顾人的神。因而说:在这里我也看见那看顾我的么?
[创 16:14]所以这井名叫庇耳拉海莱。这井正在加低斯和巴列中间。
这是上帝第一次与夏甲相遇, 出现了女人与水源. 上帝要求夏甲回去, 服在撒拉手下.
[创 21:14]亚伯拉罕清早起来,拿饼和一皮袋水,给了夏甲,搭在他的肩上,又把孩子交给他,打发他走。夏甲就走了,在别是巴的旷野走迷了路。
[创 21:15]皮袋的水用尽了,夏甲就把孩子撇在小树底下,
[创 21:16]自己走开约有一箭之远,相对而坐,说:我不忍见孩子死,就相对而坐,放声大哭。
[创 21:17]神听见童子的声音; 神的使者从天上呼叫夏甲说:夏甲,你为何这样呢?不要害怕, 神已经听见童子的声音了。
[创 21:18]起来!把童子抱在怀〔原文作手〕中,我必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
[创 21:19]神使夏甲的眼睛明亮,他就看见一口水井,便去将皮袋盛满了水,给童子喝。
[创 21:20]神保佑童子,他就渐长,住在旷野,成了弓箭手。
这是上帝第二次与夏甲说话, 同样出现了女人与水源. 这次亚伯拉罕给夏甲的那皮袋水用尽了, 上帝赐给她一口水井. 以实马利住在旷野, 成了弓箭手.
夏甲的故事与摩西有多处相似, 他们都有两次 “出埃及”. 现在, 他们都来到旷野, 都没水喝了. 第一次上帝让夏甲重新服在撒拉手下, 继续做奴仆. 第二次, 亚伯拉罕的水源已尽, 上帝赐给夏甲新的水源, 夏甲也没有再回去做奴隶, 而是住在别是巴的旷野, 上帝应许以实马利成为大国.
(保罗说从夏甲到撒拉是从奴隶到自主之妇, 其实夏甲自身也同样有从奴仆到自主的过程. 这是同一模式在不同层次上的展示. 夏甲-以实马利是以色列的豫表, 不必奇怪.)
摩西的两次没水喝, 第一次是用摩西的杖击打磐石出水, 第二次上帝让摩西带亚伦的杖在会众面前命令磐石出水. 受杖的击打是奴隶或小孩子的待遇, 命令则更像是对自主之人的. 这与夏甲是类似的, 这两次之间包含一个从奴仆到自由人的变化.
虽然会众并非一直饮用第一次磐石之水, 但从象征的角度来说这么理解也没错. 这是从埃及到旷野的一个变化, 他们不再喝尼罗河的水, 而要仰望上帝的供应. 而如今, 这旧的水源断绝了, 他们像夏甲一样需要新的水源.
上帝并没有重复旧路, 而是让他们用新的方式获得水源. 这并不是旧水的延续, 而是新的活水.
从时间上说, 这事发生在出埃及后的第四十年. 这一年, 米利暗, 亚伦, 摩西死了. 米利暗很大程度上是以色列的象征, 她的死代表着以色列的死. 事实上出埃及的那一代也的确都死了. 现在活着的主要是新的一代. 这是典型的死而复活.
在 末世.另立新约
一文中提到过, 这种新旧的更替是很普遍的模式. 摩西的第一对约版被毁, 约柜中是第二对约版, 这是微观的两次立约. 同理, 申命记又是对之前摩西律法的更新. 这些对应着从属肉体到属灵, 旧约到新约, 律法到福音. 这是圣经最基础的模式之一.
旷野的两代人也是这样, 他们分别代表着死去的属肉体的一代和复活的属灵的一代. 随着旧人的死去, 旧的水源也终止了. 新的一代需要新的水源, 因为上帝要更新他们的水源.
[约 15:15]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
他们不再是奴隶和小孩子, 他们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上帝与他们交流的方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这是一个从 杖-肉体 到 话语-心灵 的变化. 上帝的供应也相应的更加丰盛. 先前是要像雅各一样与上帝摔跤, 努力才能得着, 而如今求必得着.
摩西之死
水源断绝, 吗哪也要终止. 从旷野到应许之地不仅是地理上的变化, 更是代表着两个时代. 只有新人, 喝新的水源, 才能进入这新天新地. 如果转换到新约语境, 摩西的做法相当于固守旧约律法, 拒绝基督的福音. 所以摩西不能够带领会众走出旷野.
从这个角度来说, 并不是上帝不允许, 而是摩西根本没有能力走入应许之地. 他和他所代表的西奈律法必须死去, “站在他面前” 的约书亚才能带领新的一代进入安息.
如果您愿意, 第一次磐石出水对应着红海之洗, 第二次对应着约旦河之洗. 击打河水的摩西之杖分不开约旦河, 承载上帝话语的约柜才可以, 里面装有死而复活的亚伦之杖.
摩西与以实马利, 以利亚, 施洗约翰类似, 他们都是 “先行者”, 是为后者预备道路的. 以实马利的继承者是以撒, 摩西的继承者是约书亚, 大卫的继承者是所罗门.
上帝并非不允许摩西进入迦南, 而是不允许摩西和亚伦带领会众进入迦南. 这针对的并不仅是摩西个人, 而是以色列及其带领者. 所以圣经反复提及上帝应许约书亚带领会众进入应许之地. 可以说, 摩西亚伦的死是以色列离开旷野的必要条件. 他们的死是有其必然性的, 正如同摩西律法以至整个旧约的死有其必然性一样.
摩西亚伦的死并非全然消极的, 而是与以利亚和施洗约翰的死类似. 他们都有好的葬礼, 以色列为其哀哭30日, 这与叛徒犹大那种肠穿肚烂的下场是截然不同的. 一定程度上, 他们的死可以看为是基督之死的豫表. 正是基督的死使会众走出旷野, 得应许之地为业. 主耶稣地上的事工是由彼得, 保罗等继承者完成的. 如果说主耶稣是更大的摩西, 相应的, 彼得, 保罗就是约书亚了.
[民 11:11]摩西对耶和华说:你为何苦待仆人?我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
[民 11:12]这百姓岂是我怀的胎,岂是我生下来的呢?你竟对我说:把他们抱在怀里,如养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应许给他们祖宗的地去。
摩西是一位老父亲, 以色列如同他的孩子, 他是他们在上帝面前的中保. 但孩子总是要长大的, 要离开父母的. 律法已经传下了, 迦南就在眼前. 摩西的使命已经结束, 留下来反而是无益的. 以色列现在需要的并不是摩西一样的先知, 而是自己要面对上帝, 信靠上帝的话语, 遵守律法.
最终, 掌管红母牛灰洁净之水的以利亚撒代替了亚伦, 站在其面前的约书亚代替了摩西. 他们踏过约旦河, 迎娶米利暗的继任者.
约旦河那边是一个新的时代.
基督与磐石
[林前 10:1]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
[林前 10:2]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
[林前 10:3]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
[林前 10:4]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
[林前 10:5]但他们中间多半是神不喜欢的人,所以在旷野倒毙。
[林前 10:6]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叫我们不要贪恋恶事,象他们那样贪恋的;
那么, 那磐石代表基督吗?
其实圣经中上帝自己就常被称为磐石(创49:24, 申32:4). 在民20, 上帝站在何烈磐石之上, 这类似于上帝降临于西奈山, 这磐石与圣所的关系更为紧密. 基督与圣所有关, 基督是上帝的殿. 圣殿所象征的正是基督和教会. 基督是头, 教会是身体, 这两者是不可分的.
所以我们可以把那磐石看为圣所的象征, 磐石所出之水正是圣所之水, 这水便是福音. 它是伊甸园的四条河, 它是亚伯拉罕所挖的井水. 在会幕, 它是洗濯盆; 在圣殿, 它是水车和铜海; 在以西结及启示录的圣殿, 它是生命的活水江河. 不同时期对应着不同的活水, 这与约的更新是相呼应的.
如果院子代表世界, 圣所就是迦南地, 至圣所则是圣殿. 金银是得荣耀的石头, 铜祭坛就是一座山. 或许第一块何烈磐石对应着祭坛, 献的是血肉. 第二块对应着金香坛, 献上的是圣徒的祈祷.
第一个问题, 旷野四十年, 摩西为什么不给以色列行割礼.
受亚伯拉罕之割礼的一代死在旷野, 他们不但需要新的水源, 也需要新的割礼. 亚伯拉罕的割礼是不足的, 是要废去的, 肉体的割礼并无益处, 心也要受割礼.
细究起来, 约书亚的割礼与亚伯拉罕的割礼是有区别的. 上帝明确要他打造石刀行割礼, 这与西坡拉用石片割阳皮是相呼应的. 这也与 “血郎” 和之后的出埃及逾越节关联起来. 这些都是亚伯拉罕的割礼所没有的, 至少是不清晰的.
当然, 这个变化可能更多是形式上, 我们并不需要仔细区分. 但其象征意义却是不可忽略的, 这转换到新约语境就是肉体割礼与属灵割礼-信心的区别. 此割礼的中断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亚伯拉罕割礼的终结, 和整个列祖时期的结束.
那么摩西自己为什么没给自己的儿子行割礼呢?
摩西是以色列的头, 他的足迹正是之后以色列所要经历的. 也因此, 他的事完全可以看为是符号化的, 具体是什么原因并不重要. 话虽如此, 此事圣经似乎给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摩西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以色列人. 他被法老女儿收养, 四十岁才回到弟兄那里, 但很快就逃到米甸. 他八十岁回埃及之前, 主要时间都是在外邦度过的.
摩西的岳父叶忒罗是米甸祭司. 米甸人也是亚伯拉罕的后裔, 但他们似乎并不行割礼. 摩西乐意与他们同住, 这四十年可以理解为他也是米甸人, 所以他并未给儿子行割礼.
割礼是与亚伯拉罕之约有关的, 如果你不再是这个约的承载者, 自然就不需要行割礼. 这与是否得救无关, 并不是不行割礼的外邦人就是不得救的. 亚伯拉罕的诸子中, 只有以撒是约的继承者, 其他儿子都可以看为是外邦人. 所以米甸人不行割礼并没有问题. 摩西被以色列弃绝, 独自生活在外邦, 说他是外邦人也并无不妥. 事实上不行割礼的后果也无非是被从民中 “剪除”, 在此无非是被排除于会众之外. 摩西本来就被以色列弃绝了, 他不行割礼是合适的.
“米甸祭司” 并不是异教徒. 不是仅以色列才有祭司, 事实上, 那时候以色列反而没有祭司. 叶忒罗在旷野迎接摩西, 并给耶和华献祭. 并不是摩西代表叶忒罗献祭, 而是叶忒罗带领摩西和亚伦等人献燔祭和平安祭(出18:12), 在上帝面前吃饭, 并教导摩西治理之道.
叶忒罗迎接摩西呼应着麦基洗德迎接亚伯兰, 叶忒罗是麦基洗德等次的祭司. 至少在这个时候, 叶忒罗的祭司地位是高于摩西和亚伦的. 摩西从行割礼的歌珊地来到不行割礼的米甸, 并娶西坡拉, 这并不是退步, 反而是进步. 这对应着新约福音从以色列到外邦的转移, 反映了祭司体系从亚伦到基督的变化.
西坡拉的割礼可以理解为新的割礼, 这与约书亚的割礼是首尾呼应的.
摩西类似于保罗, 是外邦与以色列之间的桥梁. 我们往往倾向于关注摩西带领以色列出埃及和之后的摩西律法, 但摩西也有相当多的工作是在处理与外邦的关系. 出埃及并不仅关乎以色列人, 也是埃及的划时代事件, 上帝和摩西更多的是在与埃及人打交道. 在旷野四十年摩西也是击杀诸王, 进迦南后更是如此. 出埃及的时候就有不少外邦人与以色列同行, 摩西律法不仅关乎以色列人, 也关乎以色列与外邦的关系, 及外邦人在以色列地的权责.
摩西之后的割礼与摩西律法联系了起来, 称为摩西的割礼并不为过. 以实马利与以扫所行的割礼是亚伯拉罕的割礼, 并不是摩西的割礼, 他们并不属于摩西之约. 同样的, 摩西之前的所有割礼都不属于摩西之约. 这可能略类似于施洗约翰的洗礼与基督的洗礼: 虽然都是洗礼, 但却是不同的洗礼. 或许正因为如此, 约书亚的割礼才被上帝称为 “第二次割礼”.
[书 5:9]耶和华对约书亚说:我今日将埃及的羞辱从你们身上滚去了。因此,那地方名叫吉甲,直到今日。
上帝除去他们的羞辱, 他们将在迦南成为上帝的使者. 这是耶和华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