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是否存在逻辑谬误?
在牧之滨 https://bin.zaimu.de/qa/138
1, 主耶稣的这句话首先是为回敬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刁难.
这方面我和 麻雷子 及 鼓浪子 的思路差不多. 摩西律法认为该杀, 罗马律法认为罪不至死. 文士是以这两个律法体系之间的张力设局, 把主耶稣置于两难境地, 为的是寻找治罪的把柄. 这有点类似于 “纳税给凯撒” 的问题.
主耶稣的回应首先是引用了申命记:
[申 17:7]见证人要先下手,然后众民也下手将他治死。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
见证人要先下手, 而罗马律法下这么做是涉嫌违法的. 这样这个难题就踢回到文士这边了, 因为他们才是见证人.
文士和法利赛人都是有点脸面的文化人, 他们并不会有谁愿意站出来做这个 “见证人” 和死刑执行人. 至此他们已经失败了.
按照常理, 他们里面的 “老大” 应该出头做这个见证人, 这通常是最年长的那个. 老大认输溜了, 大家眼光聚焦到老二, 老二并不比老大傻. …
于是从老到小, 一个一个的都出去了.
2, “谁没有罪” 并不是摩西律法的规定, 而是主耶稣对文士的挑战.
文士和法利赛人是自以为义的, 他们看不起罪人, 并批评主耶稣接待罪人. 既然他们都声称自己是义人, 主耶稣提出他们中间没有罪的人先拿石头并不过分.
按照常理, 仍然应该是 “老大” 先出头. 老大敢站出来吗? 不敢, 因为他一站出来主耶稣一定会当众指出他背后的恶行, 他领教过主耶稣的厉害, 他知道自己不是对手. 于是他溜了.
老二也是一样. 他并非是觉悟有多高, 而是主耶稣整天都在批判文士的罪恶, 而且是先知, 知道万事, 他没有把握在公开辩论中得胜. 见老大溜了, 他也不坚持了. …
于是从老到小, 一个一个的都出去了.
1, 2, 这两方面并没有矛盾, 他们既不想冒法律风险, 又不想冒声誉风险, 于是溜之大吉.
3, 这段故事形象表述了 “你们怎样论断人, 也必怎样被论断”.
文士和法利赛人要定女人的罪, 他的罪就会被基督所定. 他要想逃离基督的审判, 就要放弃对女人的审判. 他要认识到他与女人都是罪人, 都需要悔改, 需要拯救和赦免.
这并不是法律, 而是走向救恩的必然途径.
4, 这段故事构成了对以色列的预言和警告.
他们给基督设局, 自己反而被局所困. 他们做为原告, 反而成了被告. 在这个讽刺中表达出了圣经一贯的以牙还牙的原则. 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对他们之后境遇的预言.
行淫的女人象征了以色列. 她背叛了上帝, 是淫妇, 但上帝将再次洁净她, 救赎她. 当然, 如果拒绝悔改, 她将被烈火烧尽. 这正是启示录中的两个女人的不同结局.
5, 这是伊甸园故事的延续.
注意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圣殿里的, 圣殿是大卫版本的伊甸园(所以要到处刻树木和花朵).
伊甸园中, 亚当没有看护好女人, 并试图把罪责推卸给女人. 在圣殿, 基督保护了女人.
文士和法利赛人则是女人的控告者, 这通常是撒旦干的事. 法利赛人引诱基督行使审判的权柄, 这和吃善恶知识树的果子是类似的.
基督战胜了蛇, 并保护了女人.
6, 这是西奈山的延续
会幕/圣殿是西奈山的缩略模型, 上帝的荣光充满圣殿正如同上帝降临于西奈山, 上帝在山顶用手指所写约版存于至圣所的约柜, 长老在山腰的吃喝成为圣所的陈设饼. 以色列人聚于山下, 正是圣殿的院子.
基督用手指在地上所写乃是新的约版, 周围的众百姓是新的约民. 这(院子里的)地正对应着这百姓, 新的律法写在他们心里.
这个行淫的女人对应着在山下与金牛犊行淫的以色列. 这些坐在摩西位子上的法利赛人并没有像摩西一样为以色列恳求, 而是举着摩西的旗子要基督定女人的罪.
基督要求他们中没有罪的先用石头打她, 对应着摩西呼召 “属耶和华的” 利未人挎刀杀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 要求他们是 “没有罪的” 是有道理的, 因为他们需要是百姓中站在上帝一边的人, 他们杀死自己中悖逆的, 好使上帝的烈怒止息. 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站在耶和华一边, 也没有自洁.
最后, 文士和法利赛人一个一个都去了, 基督也让女人去了, 正如同上帝让以色列离开了西奈山, 故事告一段落, 直等上帝追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