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与旧约历史

在牧之滨 https://bin.zaimu.de/post/20181110

先是看 Peter Leithart 提到马太福音中有五个大段讲话,
https://theopolisinstitute.com/inescapable-blood/
后来发现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说法, 甚至有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ve_Discourses_of_Matthew
我觉得很有意思, 介绍给大家. 本文主要参考 Brian Phillips 的文章, 略有改动.
https://www.circeinstitute.org/blog/5-discourses-jesus

这五段话都遵循相似的模式: 以介绍主耶稣开讲开始, 以 “说完这些话” 之类结束. 他们是:

1, 山上宝训 5-7
    2, 差遣使徒 10:5-11:1
        3, 天国的比喻 13:1-53
    4, 对门徒的教导 18:1-19:1
5, 橄榄山论末世 24:3-26:1

这五段是对称的:
1,5 明确说是在山上, 1是有福了, 5是有祸了.
2,4 分别关于使徒和门徒, 2叫了使徒来, 4叫了个小孩子来.
中间3则是坐在海边.
(海是与世界/外邦相关的, 伊甸园->伊甸->世界. 神的国不单是关乎伊甸园的, 而是关乎世界的, 关乎万国万民的. 但神的国却是从山上开始的, 而不是从世界开始的.)

马太福音就是围绕这五大段话组织的, 而这五段话又对应着旧约的五段重要历史.

马太开篇是创世记般的叙事, 之后主耶稣 “从水里上来”(出2:10), 开始传道, 山上宝训对应着摩西. 摩西在西奈山领受律法, 又在申命记中重申律法.

之后是差遣与征服的主题, 是战争背景. 拣选十二使徒对应着摩西差派的十二个支派的探子, 他们 “不要惧怕”, “是叫地上动刀兵”. 这段也对应着约书亚征服迦南.

天国的比喻是所罗门的智慧的言语, 只是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

14章之后五饼二鱼迦南妇人等故事与以利亚-以利沙相关, 还有医病赶鬼也是. 这两位先知的特点是: 行神迹, 带门徒, 抵挡当权的 “法利赛人”, 都有住在外邦, 都有死里复活相关事迹. 这些是与第四段话相匹配的.

这段还特别强调 “小子”, 这与 “余民” 相关. 亚哈杀了上帝的先知, 但上帝留下七千余民.

最后是耶利米及以西结两位先知, 宣告耶路撒冷-圣殿的毁灭临近, 主耶稣如同耶利米哀歌一样为耶城哀哭, 又在殿里说法利赛人有祸了(耶7,26). 主耶稣出了圣殿, 以西结中耶和华的荣耀离开圣殿, 来到了橄榄山(结11:23).

主耶稣集以色列的历史于一身, 他才是以色列, 上帝的长子. 注意这些有利于我们来更好的理解马太福音及旧约.


顺便一提, 在这五段之后, 设立圣餐可能与末底改-以斯帖设立普珥日等相关:

9:20 末底改记录这事,写信与亚哈随鲁王各省远近所有的犹大人, 21 嘱咐他们每年守亚达月十四、十五两日, 22 以这月的两日为犹大人脱离仇敌得平安、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的吉日。在这两日设筵欢乐,彼此馈送礼物,周济穷人。

这一部分提到珍贵的香膏及复活的主耶稣与马利亚, 这也很有以斯帖记的味道.

死而复活之后马太福音以大使命结束:

16 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 17 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疑惑。 18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19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 20 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而以斯帖记的结尾则是:

斯 10:1 亚哈随鲁王使旱地和海岛的人民都进贡。 2 他以权柄能力所行的,并他抬举末底改使他高升的事,岂不都写在玛代和波斯王的历史上吗? 3 犹大人末底改作亚哈随鲁王的宰相,在犹大人中为大,得他众弟兄的喜悦,为本族的人求好处,向他们说和平的话。

同时期的以斯拉记则有:

1:2 波斯王古列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 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 3 在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以色列 神的殿〔只有他是 神〕。愿 神与这人同在。 4 凡剩下的人,无论寄居何处,那地的人要用金银、财物、牲畜帮助他,另外也要为耶路撒冷 神的殿甘心献上礼物。

都是强调了大权在握不是吗?

耶利米-以西结对应的是被掳时期, 而以斯帖-以斯拉对应的是回归时期. 这时权力归于帝国的君王, 以色列亡国(死)后在帝国中扮演祭司的角色(复活). 而在主耶稣的 “回归”, 主自己成为了万王之王, 其门徒要像以斯帖一样在万国之中成为馨香之祭, 又要重建耶和华的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