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24,以马忤斯
在牧之滨 https://bin.zaimu.de/post/20151011
关于这两门徒为什么认不出主, 有人说是因他们灵命低落, 但圣经只说他们忧愁, 他们对当时的情况也有不解, 但这并非说他们灵命低落–他们有比在此之前更不认识主吗? 他们以前对主的认识本来就是不足的, 相对来说现在要更深入一些了.
有人说他们是逃离耶路撒冷的, 但他们当时是安全的, 为啥要逃离?
有人说主改变了相貌向他们显现, 或许 可16:12 支持这种说法, 但即便此节属于正典, 其中的 “变了形象” 也可以是指改变了穿着, 不一定是指改变了相貌. 而两人后面既然能认出主, 说明主并没有改变相貌. 而可16也没有强调他们没有认出主, 这从侧面也可说明主的改变仍然是可认出的.
改变相貌之说在圣经是少有涉及的, 即便登山变相时, 主也只是把其荣耀彰显了出来, 这并不影响其相貌. 摩西因与主说话而面上发光, 也只是发光, 不是变形. 即便在启示录中主的形象也不是全然改变的, 只是因岁月与荣耀而更加成熟光辉.
路加给出的他们认不出主的原因是 “眼睛迷糊了”, 他们因为忧愁而眼睛昏花(伯17:7), 之后能认出主的原因是 “眼睛明亮了”. 他们并不是因为看到主耶稣擘饼的动作很熟悉而认出主来, 而是主以 16-31中间的事情医治了他们的眼睛, 所以他们的眼睛就明亮了, 所以他们才能认出主来.
眼睛昏花的桥段有不少, 以撒 雅各老年都是, 以撒眼睛昏花心更昏花, 而雅各眼花心不花. 福音书里不少神迹都是医治瞎眼, 而瞎眼也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看是看见, 却不晓得.
这两门徒眼睛的情况也是在象征他们的属灵情况, 16节时他们是不明白圣经的, 也没有与主联合, 到了31节他们明白了圣经并与主联合, 这前后的差别正如他们眼睛. 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主的解经与擘饼. 这样擘饼与解经就具有了至少同等重要的地位,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说圣餐并非仅仅是个纪念的仪式, 正如同解经并非仅仅是学习知识.
解经与擘饼的中间, 也是本段的中心点, 是两门徒接待主. 他们接待主的原因并非是想留主下来好多讲解一下圣经, 至少,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天黑了, 所以这是一个热情接待的主题, 当然这个接待本身也包含了对主之前的解经的认可, 从这来说这就是对传道人的接待.
接待是圣经的一大主题, 早的有亚伯拉罕与罗得接待天使, 福音书里接待与传道更多出现, 接待传主道的就是接待主. 使徒书信里也不缺乏相关教导.
考虑到第一主日的背景, 在主日, 主临到门徒中间, 给他们讲解圣经, 给他们擘饼, 使他们迷糊的眼睛明亮, 最后离开他们. 这是一从聚集到散会的过程, 他们要做的是接待主.
14中所谈论事情的答案/意义在之后发生的事情, 也即32所谈论的事情中获得解答.
他们在离开耶路撒冷的路上遇见主, 之后返回耶路撒冷, 把遇见主的消息带回来. 可以说, 这两个门徒把主(的福音)带回了耶路撒冷. 福音起于早上的坟墓, 经妇女\门徒传回耶路撒冷城, 这两门徒又在晚上把福音带回该城. 主不在耶路撒冷, 而是在耶路撒冷之外. 主耶稣与耶城之间存在一个对立关系, 这从主荣入圣城时对该城的宣告及之后从圣殿到橄榄山过夜中也有体现. 但主也尚未完全放弃耶城, 主的门徒把福音带回耶城正是主拯救该城的行动, 这是一股新的力量要与耶城的原力量相抗争. 之后耶城并没有归服于基督, 最终毁灭的结局已定, 不可避免, 这是后话. 而此时, 正是主第二次荣入耶路撒冷的过程.
这两门徒为什么要去以马忤斯不得而知, 路加特意指出此地名应该是与其含义 “温泉” 相关. 两门徒的行程以以马忤斯为转折点, 在那里他们心里火热, 眼睛明亮. 有趣的是, 在启示录中老底嘉提到温泉, 同时提到瞎眼与眼药,
圣经第一次提到 “眼睛明亮” 是在创3, 那里亚当夏娃二人听了蛇的 “解经” 后心里火热, 就吃了蛇所提供的圣餐, 然后眼睛明亮. 这样基督对应着蛇, 两门徒对应着亚当夏娃. 蛇试探二人是为诱惑他们堕落, 而基督是反试探, 使二人脱离罪人的堕落, 成为新造的人. 从此来说, 善恶知识树与基督的十字架之间就存在一对应关系. 十字架与圣餐, 与主的身体, 与善恶知识树, 这些是一个主题.
基督做为元首, 战胜了古蛇, 又带领门徒进入新天新地. 创世纪的元素出现在福音书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