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与神本
在牧之滨 https://bin.zaimu.de/post/20100802/
可以简单的把信仰体系分为人本和神本两个阵营,这两个阵营也就代表了虚假的信仰与真实的信仰。
在人本阵营里面,人是核心关注的对象,大多会信奉亚米念主义,容易割裂传统或者高举非来源于圣经的传统,容易持不可知论,容易走时代论。
人本的教会论中,会友把教会看为是为自己服务的机构,而牧师容易把教会偶像化,赋予教会某些属灵的权柄,甚至会宣称只有“通过委身教会才能委身基督”、“通过连于教会才能连于基督”,这样无疑是给地方教会赋予了神秘意义,重新回到了天主教的偶像崇拜,这种观点下“去教会”本身就具有了像弥撒一样的神秘性。人与基督之间不能有任何的东西,任何插入两者之间的都是偶像。对于这样的教会正统信徒有义务以自己的行动表明自己的立场,不应与这种邪恶的偶像崇拜有染。
这个模型表现在婚姻方面就会把婚姻偶像化。
在神本阵营里面,上帝是一切的归属,这样就形成了加尔文主义,正因为相信上帝的护理所以他们尊重历史与传统,在认识论上形成了根基于上帝的可知论,大多采用圣约神学框架。
神本的教会论中,会友把教会看为实现集体敬拜而组成的团体,是牧职、圣言、典章的传承机构,做为牧者应当在教会中宣讲真道、举行圣礼、实施警戒。神在各个领域里面都是王,因为神的护理,在科技方面形成了学者的团体,在经济里面形成了公司,在政治里面形成了政权、政党、国家,各种民间组织也是如此,同理在宗教方面形成了教会这种团体。地方教会不具有特殊的神秘性,各种不同的组织团体责任不同、构成人员不同、规则不同、使命不同。
这样,在神本的信徒看来,神是天地的主,各个领域都是见证自己信仰的地方,各个领域都需要其成员的“委身”,世界成为了修道院,工作、学习、婚姻、生活都成了所谓的“连于基督”的途径之一。他们认为信仰应当是全人的、全方位的、全时间的,而不是只局限于教会之中。各个领域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生命是一个整体,生活是一个整体,信仰是一个整体。
人本容易强调得救的“确据”,强调“支取能力”,强调神迹式的信心,看重事情的结果和个人的能力或超能力。
神本强调悔改、道德判断下的顺服与舍己,强调属神国度的信心,看重事情的动机、个人的良心并尊重常识。
人本容易走“凯锡克主义”或者“寂静主义”的成圣观,神本却会讲律法、责任、个人的积极的征战下的成长。
在圣餐问题上,人本阵营更多的看重圣餐是对人的祝福,因此他们会允许非受洗的领圣餐并允许人把圣餐带给没有到场的人。
神本阵营更多强调圣餐是对主的纪念的仪式,也是对信仰的见证。这样,对于未受洗归信者以及虽受洗但言行放荡者以及无悔改之心者是不允许领圣餐的。也不会允许把圣餐带给别人,因为圣餐的意义一定要依附于其仪式性,未参加领圣餐仪式的也就无圣餐可言了,圣餐也一定要由牧者施行正如同洗礼一样。逾越节的羔羊即不可以留下来也不可以带出去,未受割礼者也不可吃(出12:48)。对于神本而言,正因为圣餐是如此的神圣庄严,亵渎者无异于吃喝自己的罪,给不当给的人即得罪神又害了别人。
如今受后现代思潮影响,世界范围内各教会世俗化现象严重,而作为反弹又容易高举神秘主义、迷信化的“神迹”、偶像崇拜、强调感情感觉。两方面都是人本的产物,人本从来不缺乏跟随者。什么树会结出什么果子来,人本与神本是最基本的两个选择,以此为起点成长为完全不同风格的两颗大树。